TOP

收藏交流

TAI JING NONG 臺靜農
臺靜農TAI JING NONG
1902~1990 / 88歲 /   中國安徽
水墨 / 才 / NT$~;書法 / 件 / NT$
字伯簡,號靜者。安徽霍邱人,早年卒業於北京大學;民國三十五年來台,曾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初以文學見重於世,書藝研習,原只是業餘之興趣。早年隸書習華山碑與鄧如石,行楷習顔魯公與爭座位帖;後,隸書習石門頌行書學倪元璐。廣取前人墨意,頗變倪書筆致,由行書而草書,以晋唐人爲典則,於奇肆古雅上顯出個人書風。
行草惲壽平詩
行草惲壽平詩1980年 / 78歲 /
138.5×23.7 cm / 件 /
行書 陸放翁詩
行書 陸放翁詩1980年 / 78歲
67×44 cm
書法條幅
書法條幅1987年 / 85歲
174.5×47 cm / 件 /
隸書《金剛經》 偈語
隸書《金剛經》 偈語1989年 / 87歲
68.5×77.5 cm
隸書六言對聯
隸書六言對聯
136.5×34 cm ×2
草書唐詩
草書唐詩
65x34 cm
行書七言對聯
行書七言對聯
100×22cm ×2
1902年 1902年 1歲
11月23日(陰曆十月廿四日)生於安徽省霍丘縣葉家集鎮。
原名傳嚴。二○年代初期,改名靜農,字伯簡。 

1914年 13歲
小學階段,即已開始閱讀嚴復所譯西學著作,萌發改革思想。 

1919年 18歲
中學期間,與同鄉同學創辦《新淮潮》雜誌,鼓吹新文化運動,只出兩期即停刊。 

1922年 21歲
1月,發表新詩〈寶刀〉,署名靜農。
9月,考取北京大學旁聽生資格,與董作賓在中文系旁聽數年。 

1923年 22歲
5月14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新成立[風俗調查會],由哲學系教授張競生任會長,先生任事務員,負責管理會務。 

1924年 23歲
7月,發表第一篇小說〈負傷的鳥〉。
與常惠、莊尚嚴先後進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研究生。
8月底,與于韻嫻女士結婚。 

1925年 24歲
4月,經小學同學張目寒介紹,初識魯迅。此後兩人關係密切,友誼深厚。
8月,魯迅、李霽野、韋素園、韋叢蕪、曹靖華與先生等六人在北京成立文學社團[未名社]。[未名社]存在時間約七年半,先後發行《莽原》及《未名》兩半月刊,並出版《未名叢刊》及《未名新集》兩種叢書共二十餘冊。 

1926年 25歲
7月,編輯《關於魯迅及其著作》一書。本書輯有一九二三至一九二六年間全國主要報刊對魯迅之評論、感想及訪問記共十二篇,為新文學運動以來第一本評論魯迅之論集。 

1927年 26歲
8月,因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導師劉半農引介,初入杏壇,任北京私立中法大學服爾德學院(即文學院)中國文學系講師,講授歷代文選。 

1928年 27歲
11月,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地之子》。仍任職中法大學。 

1929年 28歲
8月,應輔仁大學校長陳垣之邀,轉任該校國文系講師,先後三年半。其間亦曾在北平私立郁文大學兼課。 

1930年 29歲
8月,出版第二本小說集《建塔者》。 

1931年 30歲
8月,在輔仁大學由講師升副教授並兼校長祕書,至翌年十二月因政治因素被迫離校止。 

1933年 32歲
8月,轉任國立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文史系國文組講師一年,講授中國小說史。 

1935年 34歲
8月,經胡適介紹,轉任私立廈門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講授中國文學史及文字聲韻學等。 

1936年 35歲
7月,辭私立廈門大學教職。
8月,前往青島,擔任國立山東大學及私立齊魯大學中文系教授,講授詩經、中國文學史及歷代文選等。 

1938年 37歲
秋,遷居四川白沙。 

1939年 38歲
7月,任國立編譯館專任編譯。 

1940年 39歲
約於此時開始整理漢簡資料,閱一、二年寫成《兩漢簡書史徵》,唯為驗證實物而未發表,至一九八九年始刊於《靜農論文集》。 

1941年 40歲
7月,升任國立編譯館編審。 

1942年 41歲
11月,應白沙國立女子師範學院國文系主任胡小月之邀,擔任國文系教授,講授歷代文選、各體文習作、中國文學史等課程。在女師院任教四年,後兼國文系專修科主任、國文系主任。 

1946年 45歲
秋初,由好友魏建功推薦,接獲國立臺灣大學聘書。
10月,抵臺,開始任教臺灣大學中文系,迄一九七三年七月退休止,前後計廿七年。 

1948年 47歲
8月,出任臺大中文系第三任系主任,迄民國五十七年為止,任期長達廿年。 

1950年 49歲
11月15日,在《大陸雜誌》一卷九期發表〈談寫經生〉一文。 

1952年 51歲
9月30日,發表論文〈論兩漢散文的演變〉。 

1956年 55歲
12月20日,發表論文〈魏晉文學思想的述論〉。 

1958年 57歲
4月,發表論文〈柳宗元〉。
5月20日,發表論文〈關於李白〉。 

1967年 66歲
1月,發表論文〈《夜宴圖》與韓熙載〉。 

1968年 67歲
7月,辭去臺大中文系主任之職,改為專任教授,系主任一職由屈萬里繼任。 

1971年 70歲
1月,發表論文〈智永禪師的書學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早年輯錄之《淮南民歌》出版。 

1972年 71歲
5月,《天問新箋》刊行。 

1973年 72歲
8月,正式自臺大退休,學校贈予名譽教授榮銜。
退休後,又應私立輔仁大學及東吳大學禮聘,擔任兩校中文研究所講座及研究教授。 

1974年 73歲
3月,主編之《百種詩話類編》出版。 

1975年 74歲
3月,發表論文〈唐明皇青城山敕與南岳告文〉。 

1976年 75歲
12月,發表論文〈書道由唐入宋樞紐人物楊凝式〉。 

1978年 77歲
3月,發表論文〈鄭羲碑與鄭道昭諸刻石〉。 

1980年 79歲
5月,《臺靜農短篇小說集》出版。收集小說舊作十五篇,另自撰〈後記〉一篇。 

1981年 80歲
10月,日本書道研究所印行《書道???集-臺靜農教授?書法》作品集。
11月,門生等慶祝八十誕辰,出版《臺靜農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 

1982年 81歲
10月,應臺北歷史博物館之邀,舉行首次個人書法展。 

1984年 83歲
7月,正式辭去輔仁、東吳兩校教職。 

1985年 84歲
2月,郭豫倫、林文月合編之《臺靜農書藝集》出版。
12月,獲頒行政院該年度文化獎。 

1988年 87歲
7月,第一本散文集《龍坡雜文》印行,收來臺四十餘年所撰散文卅五篇,多為懷舊之作及序跋文。 

1989年 88歲
10月,《靜農論文集》出版,收錄近五十年來所寫論文廿五篇。 

1990年 89歲
1月,因感飲食困難,至臺大醫院檢查,證實罹患食道癌。
4月,林勝鍾以私人名義印行《臺靜農行草小集》,全為先生晚年行書立軸作品,內容為古代書論節錄,計十二件。有記年者七件,俱為一九八八年作品。
11月9日,病逝臺大醫院。 

2001年 
10月,香港翰墨軒出版《臺靜農詩集》,收錄古典詩作。
11月,門生等舉辦[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紀念系列活動],包括紀念座談、學術研討會、手稿書畫特展,出版《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抱歉,目前沒有資料
臺靜農特集
臺靜農特集
臺靜農行書小集
臺靜農行書小集
靜農書藝集
靜農書藝集
靜農書藝續集
靜農書藝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