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途中境】- 杜詠樵水彩展 |
展覽時間 | 2018/4/16(一)~6/1(五) |
---|---|
展覽地點 | 11267 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二段301號B1 |
主辦單位 | 潮藝畫廊 |
參展藝術家 | /杜詠樵 |
其作品老辣凝重、大氣磅礡,將西方文化的繪畫語言,尤其是法國印象派和蘇俄畫派中,嚴謹的造型以及對光影色彩的表現,與中國畫風裡的文人風骨、大寫意的筆墨氣韻融於一爐,具有強烈的表現性和情感性之特徵。數十年來,他尤以色彩上的造詣著稱於世,追隨者甚眾,被認為是“影響了整世代”的重要畫家,70至80年代名震中國畫壇的四川油畫名家無不深受其教益。
其主要作品收錄於《1949-1989年中國美術年鑒》、《中國美術家》、《世界華人藝術家成就博覽大典》等大型文獻,作品亦被港澳臺、日本、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希臘等地廣為收藏。1956年其作品《夜》參加全國青年美展獲三等獎,同年作品《先進生產者的表演》參加四川青年美展獲二等獎、1957年作品《溪畔》參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被全蘇博物館收藏、1984年作品《山城組畫》由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專題片全國發行、1985年作品《千歲月》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995年臺灣藝術基金為其舉辦個人畫展、1995年臺灣藝術基金會出版了《杜詠樵畫集》、1996年臺灣再次舉辦了“杜詠樵、羅中立師生作品聯展”,同年作品《靜物》參加中國首屆水彩藝術展獲銀獎、1997年“杜詠樵藝術家顧展”應邀在四川美院和四川美術館先後開展,引起美術界劇烈反響。
本次展出80年代後,水彩的創作上以自然之繪畫技巧趣味取勝。這階段詠樵風景畫別具情調、耐人尋味,畫風遂由先前的純粹西途逐漸轉入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詩畫相通、物我相融的境界。尤喜霜林寒淵、曲徑通幽、抑或高山流水、荒原暮雲。情調也由先前歡樂的牧歌平添了幾分寂寥、幾許禪意。
其主要作品收錄於《1949-1989年中國美術年鑒》、《中國美術家》、《世界華人藝術家成就博覽大典》等大型文獻,作品亦被港澳臺、日本、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希臘等地廣為收藏。1956年其作品《夜》參加全國青年美展獲三等獎,同年作品《先進生產者的表演》參加四川青年美展獲二等獎、1957年作品《溪畔》參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被全蘇博物館收藏、1984年作品《山城組畫》由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專題片全國發行、1985年作品《千歲月》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995年臺灣藝術基金為其舉辦個人畫展、1995年臺灣藝術基金會出版了《杜詠樵畫集》、1996年臺灣再次舉辦了“杜詠樵、羅中立師生作品聯展”,同年作品《靜物》參加中國首屆水彩藝術展獲銀獎、1997年“杜詠樵藝術家顧展”應邀在四川美院和四川美術館先後開展,引起美術界劇烈反響。
本次展出80年代後,水彩的創作上以自然之繪畫技巧趣味取勝。這階段詠樵風景畫別具情調、耐人尋味,畫風遂由先前的純粹西途逐漸轉入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詩畫相通、物我相融的境界。尤喜霜林寒淵、曲徑通幽、抑或高山流水、荒原暮雲。情調也由先前歡樂的牧歌平添了幾分寂寥、幾許禪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杜詠樵
大足寶頂山水彩紙本
38.7×53.6cm - 杜詠樵
大草原水彩紙本
38×53.5cm - 杜詠樵
石寶寨水彩紙本
39.5×53.5cm - 杜詠樵
翱翔1985年 / 51歲水彩紙本
38.4×53cm - 杜詠樵
巴蜀鴨棚1986年 / 52歲水彩紙本
39×53.7cm - 杜詠樵
牧牛1987年 / 53歲水彩紙本
33.8×53.9cm - 杜詠樵
灕江竹排1988年 / 54歲水彩紙本
38.2×53cm - 杜詠樵
灕江竹筏1989年 / 55歲水彩紙本
38.5×53.4cm
- 杜詠樵
張網1989年 / 55歲水彩紙本
38.3×53.2cm - 杜詠樵
灕江捕魚1989年 / 55歲水彩紙本
41.8×55.6cm - 杜詠樵
田野小徑1990年 / 56歲水彩紙本
33.8×53.9cm - 杜詠樵
山間村落1990年 / 56歲水彩紙本
33.8×53.9cm - 杜詠樵
江中擺渡1990年 / 56歲水彩紙本
38.5×53.2cm - 杜詠樵
秋水1990年 / 56歲水彩紙本
38.7×53.4cm - 杜詠樵
田間小農家1990年 / 56歲水彩紙本
38.5×54cm - 杜詠樵
春江1990年 / 56歲水彩紙本
38.7×53.7cm